🔬 清大理學院學士班|跨界 × 彈性 × 創新思維
🎯 學院定位:全台第一個「雙專長學士班」
你是否對數理有熱情,同時又對其他領域充滿好奇?
清華早在二十年前就洞察未來人才需求,首創全台第一個「雙專長」制度,讓學生不受單一科系限制,能同時掌握兩個領域的專業。清大在二十幾年前便已察覺到單一系所的訓練無法跟上社會快速的變化,遂首創雙專長制度。清大理學院學士班是台灣第一個雙專長的系,至今已成立二十年。
經前人不斷努力將理學士班的制度完善化,目前我們有
📚 第一專長:數學、物理、化學、前瞻材料、數據科學
🔀 第二專長:可自由選擇清華任一系
✅近年來本系的錄取分數逐年升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可見這制度也越來越為社會大眾所接受。清大理學院學士班一直以來表現都極為突出,學生進來後接受扎實的理學訓練,再將之與其他領域結合,能激盪出與單一系所學生很不一樣的思維。
🧠 課程特色:兼顧夢想與現實的選擇
理學士班的特色是當學生對理學院及另一個領域都有興趣時,他可以身兼兩家之長。學生修習一、二專最關鍵的課程,但畢業學分仍維持在128,不致使學生承擔太大的修課壓力。相較於輔系的148,雙主修的168學分,雙專長制度更符合現在學生需求。像在我們數學系內,大部分同學畢業後都不再從事數學方面的研究,而數學結合計財或經濟或資工都是一個非常完美組合,在保有對數學真理的追求的同時也兼顧到對未來事業發展的可能,很好地平衡了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
🔍 每位學生修習一、二專最核心課程,打造深度與廣度兼備的能力地圖。
👨🏫 師資資源:雖無專任,卻最堅強
理學院學士班雖無專任師資,但我們教師陣容極度強大。這看似矛盾的說法是因為除了班主任是由院長從數學、物理、化學三系的教授選定輪流擔任外,三系的副主任皆同時擔任本班的副主任,數物化及統計所、計科所、天文所許多教授都是本班學生的導師,為本班學生的專業發展及個人生涯規劃提供協助。
📌 Bonus!24 小時開放學習空間
想深夜解一道微積分題?還是與夥伴腦力激盪AI應用?我們的公共空間隨時歡迎你的靈感降臨!
🌱 出路與發展:自由拓展,無限可能
理學院學士班學生幾乎可以往任何方向發展,就看學生自己的選擇。從科技業、金融業、能源、創新創業到學術研究,只要你敢夢,就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 數學 + 資工|資料科學家、軟體開發工程師
🔹 物理 + 電機|半導體、量子運算、電力系統
🔹 化學 + 材料|能源電池、環保材料、製藥產業
🔹 數據科學 + 財務工程|FinTech、風險管理
🔹 前瞻材料 + 工業工程|太陽能、綠能、奈米材料
🎓 清華理學院學士班為你打造一座探索世界的起點。
🎉 我們的系上生活:多元又歡樂!
在這裡,除了學術與專業,我們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 精選傳統與趣聞活動:
🎭 活動名稱 |
說明 |
👻 萬聖節搞怪聚餐 |
變裝搞怪自由發揮,笑聲與創意滿點! |
🎄 耶誕感恩茶會 |
與教授溫馨交流,感謝彼此一年的陪伴與支持。 |
🌀 扭扭車大賽 |
學生自行舉辦,結合「地球重力與化學能轉變造成物體前進的研究」。地點:地下長廊! |
🍌 香蕉王大賽 |
只有理學士班才懂的經典競賽(你得親自來體驗!) |
🔥 理雙之夜、火鍋大會、小耶舞、小梅竹 |
豐富系活動,讓你在生活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
🚀 想要開啟你的跨領域學習之旅?
🔎 歡迎加入清大理學院學士班,【理所當然,天下無雙】。用雙專長打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系所簡介
一、雙專長學制:在本系,我們有五種第一專長可以選擇,分別是數學、物理、化學、前瞻材料跟數據科學,然後可以再從全校的科系中任選一個系的課程當作自己的第二專長。在這個學制中,本系的學生可以放心地去探索自己的興趣,不僅可以修習到理學院的扎實課程,也可以修習到其他院系的知識,不會遇到只能選擇一個系的課程來上情況,非常適合對理學院課程有興趣,卻想同時修習其他系課程的學生。
二、課程:課程具有高度彈性。大一為統一先修課程(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微積分等)。大二及大三主要為修習自己選擇的專長之指定課程,主要是各系的精華課程,如化學專長就是上「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這四門化學系的經典課程。大四鼓勵學生去選讀各系的進階課程,增進自己的實力,可以在原本選定的專長上多加磨練,或是去選讀其他個人有興趣想要學習的課程。
三、專題研究:
鼓勵並幫助學生儘早做專題研究,學生可自由選擇跨領域的研究題目以及全校各系的多位教授協同指導,全校各系提供軟硬體設備,教務長提供經費以及明訂各種獎勵制度,以培育具創造力的跨領域科技人才。
四、出國進修:
學生在大二及大三暑假,安排前往世界一流大學作交換學生,以培養具國際觀及高創造力的雙專長跨領域科技人才。
未來出路
適合從事工作
-
老師 修習過師培課程的學生可至國中或高中擔任教師
-
工程師 於科學園區內的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
-
研究人員 透過繼續進修後,成為研究機構的各類研究人員,包含研究助理、博士後研究員....等等